GY-250型生物有機肥輥壓造粒機組成的生產線可以實現“免烘干”造粒,主要依靠物料自身的物理特性和工藝設計,通過以下幾個關鍵原理來實現:
一、免烘干的核心原理:物料靠自身濕度或粘結性成型,而非水分蒸發
傳統造粒線需烘干,是因為物料含水量較高,成粒后不穩定;而輥壓造粒工藝采用低水分甚至干粉原料,通過高壓擠壓物理成型,大幅減少了對烘干環節的依賴。
二、具體實現免烘干的技術原理
1. 物料預處理為干粉或低水分狀態
原料如尿素、氯化銨、石膏、膨潤土等,可以通過篩分、粉碎、干混等手段控制水分在3%-5%以內;
通過添加適量結晶水或固體助劑(如粘結劑)提升顆粒成型強度,而不需加水或蒸發水。
2. 靠高壓“物理擠壓”實現成型
輥壓造粒機采用兩個相向旋轉的輥輪,將干粉物料壓入成型模腔中;
利用高壓將顆粒壓緊結合,形成一.定強度,類似磚頭壓制,不靠蒸發水分;
顆粒出機后即為半成品或成品,不需熱能干燥。
3. 合理添加輔助物料增強成型性
通過配料優化,使物料之間具備一.定塑性或微結晶性;
加入少量粘合劑如石灰、膨潤土、腐殖酸等,改.善顆粒內部結合;
若顆粒強度高,可跳過烘干機直接進入篩分或包裝環節。
4. 后續流程干式運行
成型后物料直接進入篩分機,將未成型粉末回流再壓;
成品顆粒若滿足物理強度和堆放穩定性,可直接包裝儲存;
整條生產線可保持“干法閉環循環”。
三、典型組成的免烘干輥壓造粒生產線示意
復制
編輯
原料混合 → 計量輸送 → 干法混料 → 輥壓造粒 → 篩分回料 → 成品包裝
其中 不包括:烘干機、冷卻器、熱風爐等高能耗設備。
四、適用場景
復合肥(NPK)
無機鹽類(氯化銨、硫酸銨、碳酸鈣等)
礦粉、冶金粉末、脫硫石膏等干粉材料
膨潤土類吸附劑、環保材料
五、免烘干的優點
項目 內容
節能 無需加熱系統,能耗顯著下降
環保 無廢氣排放,避免熱干塵問題
投資少 減少設備投入和占地面積
工藝簡單 易于維護和控制
成品快 顆粒可直接入袋,效率高
總結一句話:
輥壓造粒生產線實現免烘干,是通過控制原料水分、利用高壓物理壓制方式和干式閉環循環流程,使顆粒在不加熱的情況下直接成型、包裝,大幅簡化工藝、降低能耗。